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,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,于东经97°~99°处与巴颜喀拉山脉和阿尼玛卿山(积石山)相接,北邻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。山脉全长2500余公里,宽130-200 公里,平均海拔5500-6000米,西窄东宽,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。一般认为最高峰是常被称为“昆仑山”的慕士山(海拔7282米),位于新疆自治区和田南面,但实际公格尔山(7719米)最高。
昆仑山脉西高东低,按地势分西、中、东3段。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、明铁盖山口、红其拉甫达坂及康西瓦等,平均海拔为5500~6000米;中段包括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,平均海拔5000~5500米;东段昆仑山垭口是青藏公路必经之道,平均海拔4500~5000米。
昆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。属南亚陆间区与中轴大陆区交界的北缘。昆仑山地区以前震旦系为基底;经过古生代海域下沉及华力西运动褶皱上升,构成昆仑中轴和山脉中脊;经过中生代燕山运动构成主脊两侧4000米以上的山体。
昆仑山北坡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,降水量小;随着海拔的增高,暖温带荒漠过渡为高山荒漠,降水量随之增加。雪线在海拔5600米至5900米,雪线以上为终年不化的冰川,冰川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,是中国的大冰川区之一,冰川融水是中国几条主要大河的源头,包括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(湄公河)、怒江(萨尔温江)和塔里木河。
昆仑山区有100多种高等植物,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类。野生动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、野牦牛、野驴等。新疆和田的昆仑山麓出产最高质量的美玉,从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区玉石的主要来源,因此《千字文》提到“玉出昆岗”。
在神话传说中,昆仑山在中国上古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,成了中国上古的神话中心。相传上古时候,天是圆形的,有九重,覆盖在方形的大地之上。不周山被水神共工撞断以后,离天最近的山就是耸立在大地的西北,高八万尺,方圆八百里的昆仑山了。那里是天帝和诸神在世间的殿宇。也有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----黄帝居住之地,山上有壮丽的宫阙,有奇花异木格珍禽怪兽,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的神泉,池水,还有皇帝和诸仙食用的玉液玉浆。这一美丽,奇妙的神话世界,引起后世人们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民族情。
在风水学上,古书载昆仑山是玉龙腾空之地,素有亚洲脊柱之称。昆仑山为龙脉的中心,昆明山脉形成后,以后天八卦的八方出脉:正北方位有阿尔泰山山脉;正南方位有西玛拉雅山山脉;正东方位有阿尔金山山脉;正西方位有喀喇昆仑山山脉;东北方位有天山山脉;东南方位有唐古拉山山脉;西北方位有阿拉套山(阿尔套山)山脉;西南方位有冈底斯山山脉,组成了八大龙脉系列。
在文化上,昆仑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缩影,是中华文化的缩影。《尚书》中说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《史记。大宛列转》中记述:“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,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;其上有醴泉瑶池。”《太平广记》记载:“还有周穆王时,命八骏与七华之士,让造父当车夫,向西登上昆仑,而在王母那里作客。周穆王拿出白玉重锦,用它给王母作寿礼。”《周穆王传》中记述“已丑,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。”也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摆宴对歌的动人故事。昆仑山产瑶即美玉,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。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“瑶池”,就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,那里海拔4300米,气象万千,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。
作为中华脊柱的昆仑山下,生活着中华各族儿女,有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昆仑神话,这些神话,不同程度反映了以前的上古和古代的历史和生活状态。然而,在昆仑神话中,大多数为汉族的神话传说或者汉族古书记载,作为当地居民的各少数民族中的昆仑神话还不为世人所知,故我们现今计划环昆仑山转山,搜集和了解当地的包括昆仑神话在内的民族神话和民族文化,行程结束后,我们将整理这些珍贵的文化风土资料,以书籍、网络、沙龙等方式与更多的人分享。
西安的龙脉风水:西安是世界四大故都之一。是13朝故都,建都1300多年。四周都是高山峻岭,8座雄关守卫着西安,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八百里秦川,美丽富饶。八水环都。四条龙腿,控制住华东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,是中国的白菜心。是天然的国都。其次是洛阳。